01
出征前夕
2011年7月17日,孙杨汪顺抵达上海,预备参加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
这次比赛细究起来在赛前就堆满了buff。比如,这是伦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次大赛,同时也是快速泳衣被禁止后的首次国际练兵。即使不从宏观的角度多做解读,对孙杨汪顺而言,它也很特殊。这次世锦赛是国际泳联首度选择落户中国,两位小朋友在家门口迎来了世界赛事。
这一年汪顺只有17岁,是中国泳队出征队伍里最年轻的男选手,但赛前正式印制的组委会参赛名单,没成年的他后面跟着让人啼笑皆非的1901出生年份。
就这样,在汪顺偶然开始练接力的第一年,“110岁”还喊着其他队友们“大哥哥”的他正式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国际赛事。后来,汪顺弃用了和孙杨差不多时间注册的ins,但如果你和一个人的一生有太多重合的部分,就难以避免他目前常用的insID「shunshun110」,依然阴差阳错地记录着两个人共同历经的故事。
被印错的出生年份仿佛卖萌的ins名
而这一时期孙杨未满二十,但早在两年前的罗马,韩乔生就曾经激动地发出重磅邀请:“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孙杨,他是中国游泳辉煌灿烂的明天。”
过去的预期暂且按下不表,眼前的期待也仿若急促的鼓点,在一次次的世锦赛前采访中以近乎逼问的姿态敲打着孙杨。继8个月前的广州亚运会,孙杨1500米的夺冠成绩仅差0.87秒就能击败由澳大利亚游泳名将哈克特保持的世界纪录后,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他,孙杨,这次世锦赛,你有信心夺冠吧,你有信心破纪录吗?
被寄予厚望的未来新星02
接力,接力。
对于这次4x200米自由泳接力铜牌,官方给的定义是中国男队世锦赛该项目的最好成绩、中国游泳的历史性突破。但对于迟到整整13年才赶到「冲灵剑法」诞生地的同人女来说,应该很高兴早有记者缱绻着共脑,「孙杨第一次当上了大师兄」,「未满20周岁的孙杨在17岁的汪顺面前,已经找到了师兄的感觉」。
孙杨第一次当上了大师兄
师兄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汪顺在采访里说,师兄叫我注意出发的细节。
孙杨在采访里说,汪顺是很年轻的选手,比我还要小两岁,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他平时喜欢耍赖皮潜泳但我不让他潜,今天他面对相邻两道的比德尔曼和菲尔普斯,他们的出发很优秀,汪顺也很优秀。我让他放松,反正就加油,今天让你潜。
“初恋的秘密藏在你的笑容里”师哥版他回答的是主持人“游4x200米接力的时候,你走到汪顺的旁边,他在出发前,你一直拍着他的肩膀,在跟他说话,我们远远看着,大概隔了80米到100米的距离,(你们)在说什么?”问题。
孙杨赛前为小师弟传授经验
而12年乃至13年后汪顺演讲的ppt里也出现了这一幕的前景,已知念旧的人对3个月后自己在城运会后接受的采访如数家珍,不知道在他回头看这个场景时,会不会想起搂住他的师哥。
他依然注视着我吗,在从此以后我一次次最晚弯腰的时候。
右上角是2011年上海世锦赛第一棒出发前下一个场景就是冲灵剑法的诞生时刻
【视频合集】
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男子4x2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完整视频
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颁奖仪式 cr孙杨视频集
2011上海世锦赛赛后新闻发布会报道cr Bulululuwu
20110729上海世锦赛4x200赛后采访 cr Bulululuwu
以及一些划重点的报道补充👉 人在上海,对伦敦最初的憧憬
这场比赛有非常多可爱的小药,比如比赛一结束就迫不及待的小杨,一头两米巨鲨俯冲到面前要和小顺击掌,比如第一次站上国际赛事领奖台和队友(特指)师哥牵手还不熟练的猪头顺,琳哥采访时一点都不安分,彼此戳来戳去的两只小猪,以及赛后采访听到孙杨名字抬眼笑的兔牙妹。
“就喜欢瞎闹” 牵手 懵 戳来戳去“镜头在这边噢”听到师哥名字抬眼笑的兔牙妹
“初恋的秘密藏在你的注视里”师弟版ps:
关于接力,补充贴吧老师的考古角度,招魂接力的人不止是博主。在咪咕邀请主播复盘男女混合泳接力决赛的那场直播,弹幕加塞私货刷屏希望主播展开讲讲200混合泳和乐乐妈,但主播突然提到4*200米接力,用一种相当追忆的语气提到,“我们曾经在这个项目登上过领奖台”。
而主播目前除了伦敦之外所有的4x200米拿过奖牌的赛事,队友都是博主。
师哥视角里的接力记忆
03
纪录与在场。
男子1500米自由泳破纪录,新传奇的加冕
“孙杨开始发力了!”
“他后面像是装了个小马达一样,马达开始高速旋转,浪花朵朵,像快艇一样冲向终点。”
“世界纪录,世界纪录属于孙杨!属于中国!男子1500米纪录被中国人破掉了!”
“14分31秒14,从此这个世界纪录写上了中国。”
“要知道这个世界纪录是快速泳衣时代唯一没有被打破的世界纪录,它尘封了十年,我想这个时候原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哈克特不管是在现场还是在自己的家中,他应该也会有比较多的感慨吧。”
当CHINA SUN的猛烈光线融化快速泳衣时代唯一没被打破的坚冰纪录,媒体关于横空出世新传奇,比肩刘翔、姚明等新巨星的造势终于如愿以偿。这场比赛被写进报道、写进课本,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包括看台上的某位模糊像素里都能看出正张大嘴巴反复确认大屏幕上数字的17岁小师弟。
十三年后,三十岁的汪顺同样在场见证了这条游泳之中最长的赛道纪录完成新旧王朝的更替,只是这一次无从得知他的感受。
或许就像是十三年前接受赛后采访后比想象中沉稳许多的孙杨剖析道:“1500米不像是400米很短,它非常长,中间有可能发生很多状况,谁也会想不到。”
作为10年代和20年代最突出的分割线之一,孙杨曾身体力行地验证着「巨星就是划时代的人」这套不容置疑的底层逻辑,而在下一个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未知的十年,好在留给孙杨汪顺的,是一起探索高龄老将如何长久征战的同一命题。
走下去吧,做个伴。
像二十岁那样爱你,也像是十七岁那样信任着你。
“见证你创造历史,见证你成为历史”
04
世界很大,我们回家。
很巧合的一个点,2011年世锦赛后,都市快报的记者前往浙体职游泳馆采访获得第一个世锦赛冠军后的孙杨,遇到身穿一红一蓝两个颜色T恤正在打闹的孙杨汪顺。
在这个一夜成名天下知的故事背后,孙杨告诉记者,盛大瞩目的世锦赛结束后,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宁波,并且在汪顺的家乡奉化捉了螃蟹。
一个十三年前普通的孙杨汪顺打闹着的午后
我很喜欢这个巧合的暗示,十多年前报道两个小屁孩在某个普通午后打闹的媒体,十多年后又一马当先地把你们的名字并排列在一起。
其实像对于孙杨和汪顺之间无数关键点的猜测一样,时间过去,缺乏清晰明确的论据支持某一个采访进行时中,孙杨的身边是不是站着汪顺;某一次被提起的出行是否像过生日一样,是两个家庭共同的决定。但也正是时间这样忽略任何人地走过去,留下了无数思索的空地,那里站着年轻又相爱的小孩, 是二十代的你们,有无数的憧憬、满身的志气,未来复杂的问题尚未砸入水中。你们在遍地草莽的时代,生长出了青涩的希望。
现在是你们的而立之年。
你们是旧的老友,但总会有新的故事。
*封面图片源自水形物语
https://weibo.com/7950984900/OyEZu3FRZ
*仅仅作为存档记录,无意影响引导任何人的判断。拜托请让博主保留一切咯噔解释权。